新能源学院拥有以院士、国家级人才、中原学者为学术带头人,教授博士为中坚力量的素质优良、求实创新、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。目前现有教职工51人,专职教师44人,其中教授8人,副教授、高级实验师14人;博士(后)41人,有海外留学(访问)经历的教师12人。拥有欧洲科学院院士、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,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“有突出贡献”中青年专家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、中原学者、河南省特聘教授、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、省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13人次;拥有河南省“电解水制氢与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”首批交叉学科创新研究群体、河南省“高效能量转换材料与高能电池”创新型科技团队、河南省“新型动力电池电极材料”创新型科技团队等3个省厅级创新团队。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电池技术培训中心(国内唯一)在本单位,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、中国电池标准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电池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、中国电池行业作出优秀成绩单位。
本学科源于1985年创建的“电化学工程”专业,是中南五省第一个、全国第三个电化学工程专业,经过近40年发展,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新能源领域;近年来,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重点项目、面上项目、青年基金)10余项,主持省部级项目20余项,获省部级奖励8项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,出版专著、教材10余部,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多篇,强力支撑了学校“工程学”、“化学”、“材料科学”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学科行列;学院教师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,2022年度入选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单。
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,先后数次邀请两院院士及行业知名学者来院讲学,派遣多位教师到国外进修、访问,资助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;毕业生多就职于璞泰来、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、欣旺达、蜂巢能源、孚能、华友钴业、亿纬锂能、宇通集团、多氟多、天能集团等新能源企业或考取国内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,学生遍布新能源行业,在行业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学科:
“氢能科学与技术”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交叉学科)
学位点: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交叉学科学位点)
清洁能源技术(专业学位点)
储能技术(专业学位点)
科研平台:
河南省绿色能源与动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河南省陶瓷基新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
郑州市绿色化学电源重点实验室
郑州市能源转化与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
本科专业: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
氢能科学与工程